要致富先修路,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經驗。陜西要發(fā)展樞紐經濟、門戶經濟、流動經濟,一定要超前謀劃基礎設施建設。國家規(guī)劃了“八縱八橫”高鐵網,在陜西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的“米”字形高鐵骨架,“十三五”已陸續(xù)開始修建“米”字形高鐵。我認為,“十四五”陜西還應當爭取修建三條高鐵,以完善陜西的高鐵網。
一、修建太原經榆林至銀川的高鐵。國家規(guī)劃的青銀高鐵,現(xiàn)在只修到太原,實際是條斷頭路。陜北是革命老區(qū),寧夏是少數(shù)民族自治區(qū),我們要爭取“十四五”開建太原經榆林到銀川的高鐵。再加上“十三五”要開建的包海高鐵,榆林就會形成一個“十”字形高鐵結構。既貫通了陜西的南北高鐵脊梁,又打通了陜北的東西高鐵通道,使榆林融入環(huán)渤海,為陜西第二極打好交通基礎。
二、修建寶雞經漢中至重慶的高鐵。國家第二輪西部大開發(fā)曾規(guī)劃銀川經寶雞、重慶到北部灣的大通道,但陜西沒有抓住機遇?,F(xiàn)在甘肅在爭取修建蘭州經天水到漢中、重慶的高鐵,但蘭州到天水段與陸橋高鐵平行,是重復建設。陜西應重提銀川經寶雞、漢中到重慶的高鐵,這樣既滿足了蘭州經漢中到重慶的高鐵愿望,又使寶雞形成了一個“十”字形高鐵結構,可恢復寶雞的鐵路樞紐地位。
三、修建十堰經安康至漢中的高鐵。陜西“米”字形高鐵向南有三條通道,即西安經十堰到武漢的通道、西安經安康到重慶的通道、西安經漢中到成都的通道。如果聯(lián)通了十堰經安康到漢中的高鐵,就會形成一個高鐵網。不但提高了高鐵營運效益,而且會形成一條上海經武漢、十堰、安康、漢中、寶雞至蘭州、烏魯木齊的高鐵大通道,安康、漢中也會形成“十”字形高鐵結構,會徹底改變陜南交通不便的狀況。(作者系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)